毛泽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毛泽东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
(一)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准备阶段
1、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向全国人民指明了今后社会发展的方向。
1952年,毛泽东根据几年的实践和新形势的发展、新经验的积累,明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明确地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
2、制定了第一部宪法,指明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
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在会上,毛泽东致了题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热情洋溢的开幕词。
3、创造性地实施三大改造,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在党中央领导下,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迈出了步伐。并且创造了一系列由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来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向社会主义的逐步过渡。
(二)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中成功的时期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1956年初,党中央利用当时的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的有利时机,抓紧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但在当时“反右倾保守”的浪潮中,出现了对经济建设规律了解和尊重不够,片面追求发展速度,争躁冒进的情况。毛泽东亲自找了三十几个部的负责同志谈话,调查研究,讨论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这一根本指导思想。《论十大关系》还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