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校工作
——关于创新党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石树 林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校是培训和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干部和公务员等的主渠道,是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是增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主熔炉。一方面,学习、宣传、研究科学发展观是党校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对党校的建设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校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最近,我认真回顾总结了近几年来党校工作的实践,觉得有以下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科学确立三个理念
1、必须把培训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以培训为中心。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建设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党校不是经济部门,它的主要任务是干部培训。干部培训是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党校工作的“牛鼻子”,是党校两个效益的结合点,是检验党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以培训为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党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抓发展。同时,坚持以培训为中心与“以教学为中心”并不矛盾,培训是中心,教学是重点。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培训规划,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
2、必须坚持以学员为主体,一切工作围绕学员来设计、来展开。
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具体到党校就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因为:学员是党校工作的主要对象;学员是党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员在党校的满意程度是检验党校工作的重要标准,折射党校的办学质量、领导水平。因此,要适应学员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把握学员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考虑学员身份,改善管理办法;注意学员变化,体现人文关怀。
3、必须坚持做好统筹文章,促进党校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在党校,就是要认真做好统筹文章,实现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做到姓“党”与名校相统一、教学与科研相促进、硬件与软件相匹配、培训与使用相结合。
二、努力创建五个目标
1、努力创建服务型党校。做到:把握政治方向,坚守理论阵地,传播前沿理念,服务全党大局,配合中心工作,深入研究现实,加强决策服务,精心培养干部,提供人才保证。一句话,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2、努力创建熔炉型党校。做到: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夯实理论基础,培养世界眼光,启迪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领导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3、努力创建学习型党校。做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健全各类学习组织,建立完善学习机制,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科研,在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4、努力创建活力型党校。做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激活员工队伍,积极探索办学新路子,队伍后继有人,事业蓬勃向上,发展走势强劲,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5、努力创建和谐型党校。做到:依法管校,科学治校,民主理校,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关系融洽,清风气正,安定有序,环境优美,社会和谐。
三、积极构建三大体系
1、调控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建立理念、规划、制度等一套完整的调控体系。理念就是办学理念。如“三个始终坚持”,即:始终坚持党校姓党的校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始终坚持从严治校的校规。“三个最先”,即:党校应当成为中央重大理论和方针的最先学习者、宣传者,党校应当成为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和部署的最先研究者、实践者,党校应当成为基层群众中重大典型和新鲜经验的最先总结者、推介者。还有我们提出的在教学方面应坚持“四个贴近”、“六个密切注意”、“正确处理三个关系”等。规划主要是发展规划。包括培训计划、工作思路、建设规划。制度就是要建立和健全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党校的各项工作。
2、服务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建立咨政、培训、科研等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咨政就是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大局的要求,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培训就是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加大干部培训轮训的力度,为促进领导能力的提高服务。科研就是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教学服务。
3、保障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建立组织、人才、经费等一套完整的保障体系。组织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校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校委在党校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人才就是坚持人才强校,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学科研队伍。经费就是要建立稳固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党校的办学需要。
四、正确处理十个关系
1、正确处理姓“党”与名“校”的关系。做到:既要建设自身,更要服务大局;既要讲办学规律,更要讲党的干部教育规律;既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办学规范,又要受到党纪党规的制约;既要有办学的品牌,又要有服务中心的重大举措。
2、正确处理中心和重点的关系。做到:坚持以培训为中心,以教学为重点。在学科建设中拓展培训功能;在提升教学质量中保证培训效果;在激发教师活力中推进培训工作;在加强教学管理中搞活培训机制。
3、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做到: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又要联系现实实际;既要宣传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又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既要进行党的干部必备的一般课程学习,又要贴近学员的实际需要;既要加强学员的理论知识培训,又要强化学员的党性修养。
4、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做到:教学为科研出题目,科研为教学提供新动力;教学为科研转化和传播成果,科研为教学增添新内容和新亮点;教学检验科研的价值,科研提升教学的品位。
5、正确处理宣传与探讨的关系。做到:理论宣传有纪律,学术探讨无禁区;理论宣传要浅出,学术探讨要深入;理论宣传要具体,学术研究要抽象;理论宣传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学术探讨一般不受自身条件约束。
6、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做到:任务不变,形式创新;主题不变,内容创新;特色不变,方法创新;精神不变,管理创新。
7、正确处理学员与教师的关系。做到:学员为主体,教师是主导;学员是先生,教师是朋友;学员是资源,教师是优势。
8、正确处理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做到:硬件要配套,软件要和谐;硬件要优质,软件要规范;硬件找市长,软件靠自己。
9、正确处理培训与使用的关系。做到:培训应当成为使用的内在要求,培训应当成为使用的前提,培训应当成为使用的重要程序。
10、正确处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优势互补,整合资源;走出社会,开门办学;接通“三线”,协调各方。
五、稳步推进六项改革
1、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彻底改变目前党校存在的“一校两制”的体制,确立党校“党委重要部门”的地位,以增强党校工作的权威性,扩大干部的交流,争取办学条件的改善。
2、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的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做到能上能下,启用优秀人才。
3、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班次,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学员管理,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切实解决好学习与使用脱节、培训与任用脱节的现象。
4、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适当向教学一线倾斜,拉开分配档次,坚持多劳多得,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积极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党校后勤社会化管理。
6、积极推进资金保障机制改革。明确工作项目,确定投入比例,规范使用程序,逐步改善党校办学条件。
(2009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