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干部教育 > 学员风采

突出地方特色,加速经济发展

----学习习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指示精神推进岳阳新时代新发展心得体会

编稿时间: 2019-03-22 01:10 来源: 岳阳市委党校 

昨天,在市委党校认真听取了“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指示精神”一课,感触良多。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突出地方特色,加速家乡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岳阳人关心、关注的焦点。

201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方式、调结构,把调转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同时强调要抓制度、改作风,确保改进作风不走样、能持续、可延伸;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阳考察时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书记的指示为岳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进岳阳新时代新发展启发至深,特别是对发展高质量洞庭湖经济尤如拨云见日。合理利用洞庭湖富庶的农业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为岳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一是合理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据资料显示,湖区稻谷产量占全省的30.6%,棉花占79.1%,水产占51.6%,苎麻占80%。芦苇、茶叶、柑桔产量名列全省前茅,是全国特大型商品粮基地、商品生猪基地、商品水产基地、高水平创汇农业基地和生态衣业基地。为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工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二是合理发展旅游资源经济。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横无际涯。渚清沙白,芳草如茵,朝晖夕阳,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色引人入胜,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代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如岳阳楼驰名中外,“自银盘里一青螺的君山”,一脚踏三省的幕阜山,充满神奇色彩的汨罗江等,无不留下文人骚客的诗句。洞庭湖秀美的湖光山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绚丽壮观的人文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又在“三峡至洞庭湖至张家界”和长沙至张家界两条黄金旅游线的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与我省旅游开发重点东部一线、西部一片”完全能够连成一体。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最佳配置交汇点。

其三是合理发展人力资源配置。我市区域内人口密度为349人/平方公里。大于全省312人/平方公里的密度。其中农业人口比重达67.8%,高于全省农业人口比重66.5%,人均耕地面积仅1.04亩。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区域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人墨客辈出,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高水平科技文教基地,区域内率先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拥有高等院校15所。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公民整体教育水平名列全省前例,从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了丰富的、较高素质的、廉价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认真领悟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实际工作,重点突出岳阳的区位优势,牢固基础建设,狠抓环境治理,推进市场整治,整合人力资源就一定能让岳阳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年轻干部班 李文佳)

打印】【收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