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市直科长班在班主任蒋国良和跟班老师曾小龙的带领下,全体学员前往城陵矶新港区政府(综保区)和港务集团(新港码头)进行以“港城互动 临港产业经济发展”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一、临港码头企业基本情况:
湖南城陵矶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市政府控股,上港集团、长沙新港和中交投资参股的国有企业股份公司,于2015年5月13日挂牌组建, 2016年1月8日正式运营,为岳阳市一类国有企业,现辖1个全资子公司—岳阳城陵矶新港有限公司和1个控股子公司—长沙集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湖南城陵矶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运营,实现了岳阳、长沙两港资源整合、联动发展,构建了快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提升了城陵矶港的综合竞争力,打造了长江中游及中部地区综合枢纽港,为湖南长江经济带和岳阳“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岳阳城陵矶新港是湖南唯一的长江港口,唯一的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是湖南区位条件最好、吞吐能力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际集装箱港,在湖南开放型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岳阳城陵矶新港于2007月5月18日正式开工,于2009年6月8日开港运营,至2012年年末,港口已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41.76万标箱。近几年港口箱量每年都不断攀升,2017年港口吞吐量达42.28万标箱,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班委会成员组织召开外出调研学习研讨会)
二、关于港口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港口作为联系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结点,是联系区域经济发展的纽带,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我们认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离不开港口,需要进一步发挥港口的作用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我们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建议与思考:
(一)国家层面要出台政策促进长江流域各省市发展港口经济,引导产业园区向临长江港口集中。
1、国家抓好顶层设计,出台统一政策,高位推动,加快港口关联企业在长江沿线港区的合理布局,形成富有活力的加工基地和配送中心;吸引腹地优良资源在港区后方沉积,形成新的连接腹地的经济增长点,使临港区成为最具活力的园区。
2、长江沿线各省份要成立相关的长江开放开发领导小组,进一步重视长江港口航运资源的开放利用,解决制约港口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招商引资与港口物流发展的两相对接,实现良性互动。在支持港口航运发展政策上,各省市应协调一致,避免恶性竞争。湖南省应以城陵矶港为中心,以湖南城陵矶国际港务集团为平台,加快推进湖南省内港口资源的大整合。
3、国家应加大对长江港口建设的投入。港口建设投入大,回收期长,前期普遍亏损严重。希望得到政府贷款贴息扶持。
(二)要加强岸线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促进公共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长江岸线是国家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也是沿江地区和长江航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岸线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岸线资源利用程度低。有的地方浪费深水资源建小码头,企业建自用码头的现象比较普遍,低程度、低水平的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相对浪费,也影响了资源效益的发挥,甚至影响到整个地区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规划的调整。二是,码头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目前,长江涉水管理部门较多,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导致港口航道公共锚地无法配套。三是,码头建设标准不统一。在码头设计标准方面,港航部门与水利部门、中央部门与地方部门,都有不同标准,有些码头前沿伸入河道不够,导致码头前沿淤塞,既影响大型船舶停靠,又额外的增加了港口的运营成本。
(三)要提高通关效率,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带的的整体联动。目前长江内陆口岸通关效率总体水平依然较沿海偏低。其主要问题有:内陆口岸信息化程度偏低,流转过程多、退税核销慢,查验收技术落后。通关过程是一个链式结构,涉及部门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通关效率的提高。因此,通关服务应从通关全过程出发,应用信息技术,提高通关服务效率。
2018春季市直科长班 班委会